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我国第二种无足目两栖动物在云南发现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王艳 2025年01月09日 09:36

  科技日报讯 (记者赵汉斌)记者1月6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在云南省红河州发现我国第二种无足目两栖动物新物种,中文名为杨氏鱼螈或红河鱼螈。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上。

  两栖动物作为最早登陆的脊椎动物类群,在生物分类上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在现生的两栖动物中,无足目物种却相对稀少。此前,我国仅记录有一种无足目两栖动物,即1976年由杨大同先生首次报道的版纳鱼螈,该物种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和广东等地。

  据介绍,红河鱼螈发现于红河州金平县境内。这一区域物种多样性丰富,但长期以来一直未见版纳鱼螈的踪迹。经过研究人员不懈努力,2004年终于在金平县发现了鱼螈,但令人惊奇的是,这种鱼螈的形态与版纳鱼螈完全不同。经过进一步研究,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终于在近日确定,这种鱼螈是此前从未发现过的鱼螈新物种。

  杨氏鱼螈或红河鱼螈的命名,既体现了对首次在中国发现鱼螈物种的杨大同先生的敬意,也与版纳鱼螈形成对应关系。二者虽同在两栖纲无足目鱼螈科鱼螈属,但红河鱼螈体侧没有浅黄色纵带,与版纳鱼螈存在明显差异。此外,红河鱼螈与分布在东南亚其他地区的具有纵带纹的鱼螈物种存在显著差异。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也为进一步了解两栖动物的演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红河鱼螈目前仅发现于金平县非常狭小的范围内,且种群数量极为稀少。因此,对其种群及其栖息地的严格保护工作刻不容缓。(科技日报)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