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新闻1月21日电 (杜远绪)冬日清晨,露珠晶莹剔透地躺在菜叶子上,沐浴着阳光。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广通镇清水村的村民李海金也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手起锄落,折耳根的清香伴随着土壤的芬芳在田间弥漫开来,紧接着一条条细长的山药破土而出。
依托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2000年初,清水村委会就带领村民们种植烤烟、折耳根、山药、浅水藕等经济作物,在烟草公司的带动下“烤烟+N”的轮作模式在清水村遍地开花,烤烟+折耳根、清水藕、山药一度成为清水村的支柱产业。
然而受近年干旱气候的影响,清水村坝塘没水、溪流断水的情况时有发生,再加上坡地取水难度大,田间沟渠配套的不完善,取水种植变得困难,使得村民种植成本不断攀升、作物产量逐年缩减,“机器抽水、四处找水”成了制约村民增收路上的“拦路虎”。“前些年开三轮车去拉水,一天跑个五六趟,累人不说效率还低。”回忆起昔日拉水的场景,今年54岁的村民熊朝荣感慨道。
2024年,当地政府和烟草部门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重点解决清水村沟渠配套不完善、灌溉困难、机耕路缺乏的问题,将改善清水村农田基础设施列为重要任务。最终,由烟草公司投资283.94万元,为清水村8个村民小组修建了沟渠19条,长度5.837千米、水池4个,容量250立方米、机耕路4条,长度2.196千米,管网3条,长度2.247千米,并于2024年4月完成验收、投入使用。
如今,俯瞰清水村,田间沟渠管网纵横交错,机耕路滑溜笔直畅通无阻。清水村民一别昔日取水困难的日子,用水没有了后顾之忧,种植也更加有了底气。
“前些年燃油抽水机一台不够还要用两台,皮管一买就是5、6圈,用水成本很高,现在沟渠就在田边上,用水根本不用愁,今年我家烤烟面积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3亩,明年我还要多种几亩。”村民李海金充满希望地说。
清水村烟水烟路工程的完善,无疑给村里发展种植业注入了活力。“今年烟水工程投入使用以来,全村各类作物的种植面积都有了大幅提升,尤其是小春作物直接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300亩。”清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钱吉平说。

筑渠修路、引水到田,当地政府和烟草公司用一桩桩实事为群众排忧解难,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清水村产业发展受限的难题,还带领当地村民不断探索“烤烟+N”的轮作模式。为充分利用新建的烟水配套设施,烟草公司联合村委会,带领村民们在烤烟收完后就接茬栽种麦子、油菜等小春作物,让“冬闲田”变“增收田”,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建在山头的水池满满当当,田间的沟渠犹如毛细血管渗入每一块田地,不断为这片沃土输送水分,放眼望去田间的蚕豆、油菜等小春作物郁郁葱葱,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色,在蓝天白云的点缀下格外美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