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汤贵生又忙活起来。他种植的20亩洋桔梗眼下正值盛花期,生长至成品标准的花儿一茬又一茬,这段时间价格不错,得抓紧采摘。
汤贵生是一名“80后”,家住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岔科镇长田村,除了种洋桔梗,他还种着烤烟,并且在当地烟农合作社工作。
“我们这里产出的洋桔梗运到昆明后不愁销路,此前我卖过几茬,很多时候还没等卸货就被订购一空。”在大棚内张罗工人采摘花的汤贵生乐呵呵地算了笔账:按目前的市场价格,他种植的洋桔梗今年毛收入不低于13万元。
别看汤贵生现在的生活过得滋润,30多年前,他家的生活却有些困难。那时,汤贵生和妹妹的学费,以及一家人的生活开销,主要依靠父母种烤烟,“那些年,村里基础设施还薄弱,机械化种植少之又少,犁田耙地基本只能依靠畜力和人力,收入自然不多。”
为了让生活好起来,汤贵生前些年到处打工,但都不稳定,加之父母年纪大,需要人照顾。考虑到这些因素后,他于2015年决定返乡发展。
实际上,让汤贵生下定决心返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年村里的基础设施逐年改善,机耕路通到田间地头,能用机械耕种的土地也都用上了农机具。长田村种植烤烟的历史悠久,2005年至2024年,为帮助长田村村民发展农业产业,建水县烟草专卖局累计投入649.68万元,在该村建设基础设施项目554件,项目类型包括地边小水窖、水池、沟渠、机耕路、密集烤房等。有了这些设施的助力,长田村村民的增收路有了坚实保障。
2024年,汤贵生开始种洋桔梗,一开始他父母不支持,因为他们这辈人吃了很多苦,凡事求稳。但汤贵生不这么想,他认为现在条件这么好,拼一拼,闯一闯,机会多的是。
“当时想,万一失败了,我家还有烤烟兜底,所以就放开手脚干。”汤贵生说,现在回过头看,他庆幸十年前做出回乡发展的决定,只要人勤快,在农村也大有可为,“眼下我种洋桔梗成功了,希望能带动周边的人一起发展,大家拧成一股绳子,一起致富。”
(作者:李碧垚)